
Industry News
一、高温炉底的核心材质分类与适配场景
1、耐热钢
主流型号:
ZG40Cr25Ni35Nb:耐温达1200℃,抗热疲劳性能优异,适配冶金行业炼钢炉、退火炉等高温重载场景。
ZG35Cr26Ni7Mn3Si2:含锰、硅元素,高温稳定性强,适用于化工炉窑等腐蚀性环境。
性能特点:
抗压强度≥80MPa,满足工业炉重载需求;
抗蠕变性能优异,可长期承受1000℃以上高温。
2、耐火材料
高铝质材料:耐温1300℃以上,抗高温氧化,适配陶瓷窑炉、玻璃熔炉。
硅质材料:抗酸性熔渣侵蚀,适合化工反应炉等含硫、氯环境。
镁质材料:抗碱性腐蚀,专用于炼钢炉、焦炉煤塔衬板。
3、其他特殊材质
镍基合金:耐温超1300℃,抗蠕变性能极佳,适合航空、核电等超高温场景。
陶瓷复合材料:轻量化设计,抗热震性强,适配精密制造设备。
二、选型依据与推荐方案
1、按温度等级选择
600℃-1000℃:优先碳钢或低合金钢,经济性高;
1000℃-1300℃:选用高铬镍耐热钢或高铝质耐火材料;
1300℃以上:需镍基合金或陶瓷复合材料。
2、按应用场景选择
冶金行业:
炼钢炉:推荐ZG35Cr26Ni7Mn3Si2;
退火炉:优先ZG40Cr25Ni35Nb,兼顾耐高温与抗变形。
化工行业:
含硫/氯环境:选用硅质耐火材料或316L不锈钢;
高温反应炉:耐热钢+陶瓷纤维衬层复合结构。
陶瓷/玻璃行业:
窑炉:高铝质耐火材料。
3、性能优先级
抗腐蚀需求:优先不锈钢或硅质耐火材料;
抗压强度需求:耐热钢>耐火材料>碳钢;
经济性需求:碳钢>耐火材料>镍基合金。
三、材质优化与注意事项
1、制造工艺优化
钢液需严格脱氧,避免麻点等铸造缺陷;
耐热钢表面涂覆石墨基自润滑涂层,减少摩擦损耗。
2、选型避坑指南
避免镍基合金用于含硫环境:易发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;
慎用纯碳钢:长期高温易氧化剥落,需定期更换。